中國禁止澳大利亞原木后,澳方損失已達百億
2021-01-17 來自: 誠拓天成(廈門)實業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341
2020年11月中國宣布禁止從澳大利亞進口原木,根據統計截止發稿之日已經
造成澳大利亞百億人民幣損失,至少影響十萬人就業。中國禁止澳大利亞原木
主要受影響的區域有墨爾本、維多利亞,南澳地區等。盡管澳大利亞政府已經
提供了數千萬資助澳企開發銷售渠道,但就目前來看并無效果。
澳大利亞木材主要出口國是日本和中國。原木銷售占了澳大利亞GDP5%
禁止進口后,中國國內市場木材價格也是水漲船高,累計漲幅甚至超過了50%
需求缺口大,木材原料告急
隨著我國環保戰略的推進,我國木材的產量一直呈現出下降的趨勢。根據搜狐焦點家居收集的數據來看,2013年木材產量為8438.5萬立方米,預計到2023年我國木材產量將下降為5859.8萬平方米。
根據2016年數據統計,我國基建、裝修和農民建房等其它木材消費約800萬立方米左右,約占全國木材消費量約1.31%,其余為工業木材消費。在工業木材消費中,占比多的是造紙業,占比超過60%;其余的人造板、實木地板和木質家具制造等也屬于工業木材消費,每年需要約20720萬立方米,約占34.45%。
隨著行業發展,木材市場需求仍將持續增長。根據預測,截止2020年,我國的木材需求量可達8億立方米,缺口約2億立方米。缺口大約占到總體需求量的25%左右,可以說,造紙業和家居行業對于木材原料的進口非常依賴。
但是根據2020上半年的統計數據顯示,進口原木+鋸材(原木材積)數量為4782.76萬立方米,同比下降15.1%;進口金額72.18億美元,同比下降24.3%,平均單價151美元/立米,下降10.9%。來自非洲、拉美、美國的木材進口量都下降了30%左右,下降的加拿大減少了46%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家居企業特別是板材、地板類的企業在用料方面承受了不小的壓力。
原材料漲價頻繁
除了進口問題,隨之而來的還有漲價。根據了解,自今年以來,實木已經漲價2次,海綿漲價7次,紙箱漲價5次,鐵漲價3次,配件漲價2次,繼海綿企業發布漲價通知后,海綿價格已經上漲超過70%,皮革漲價也接踵而至,9月份還再次上演了一波原材料漲價潮。
家居行業使用的將近80%的木材都依靠進口,目前受疫情影響,國外各大港口封閉;加上國內成本提升、供應缺口、環保風暴等影響,進入九月以來,木材價格已經連續大范圍上漲。